君子一言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宋代有哪些灭火器具?宋代的灭火器具及发展!

  今天给大家带来宋代的灭火器具及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一起看一看。

  水浒中,多次写到火灾以及救火事件。

  比如,陆谦要害林冲,就和富安、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杀了这三人后,看到附近人家来救火;宋江攻打无为军,杀黄文炳报仇时,放火烧了黄文炳的家,有邻居、军汉来救火,但被杜迁、花荣等人吓退了;李逵曾经放火烧李师师的家,也是左邻右舍的人救火;高俅曾在济州造船,结果船厂被张青、孙二娘夫妇烧了,是高俅亲自带兵来救火等。

image.png

  要救火,就必须要用工具,这一点,水浒中也有提及。

  众邻舍方才呐声喊,抬了梯子水桶,一哄都走了。这边后巷也有几个守门军汉,带了些人,驮了麻搭火钩,都奔来救火。

  这里提到了三种救火工具,即水桶、麻搭、火钩。众所周知,《水浒传》的背景设定在宋代,宋代的救火工具难道只有这三种吗?答案是否定的。

image.png

  那么,宋代有哪些灭火器具?这些器具分别是什么样,其作用如何?是否有进一步发展?接下来,就说说宋代的灭火器具及发展。

  一、宋代的火灾

  宋代火灾频繁,原因多样。除了人口多,建筑多土木结构,雷电等自然灾害,照明取暖等明火原因外,也有人为造成的火灾。

  比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四月二十三日夜里,发生了一次特大火灾,直接烧死以及因为救火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另外,六位王爷的府邸也被烧了,钱惟演在《玉堂逢辰录》中称“东宫六位一时荡尽”,还有秘阁三馆图籍、金银帛匹等,基本被烧光。

image.png

  这次火灾,起因就是荣王府的一位韩小姐(小姐在宋代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因为偷情、偷窃玉器被发现,所以私下放火,想借火灾掩盖罪行。可惜,她不仅没能掩盖罪行,反而因此害死无数人。

  火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为此,宋代制定了消防奖惩制度,还组建了专门的消防机构。

  比如,对预防和救火过程中有过错的官员进行追责,奖励那些提前发现火灾,或者救火有功的人等。另外,宋代还有专职巡逻的消防组织,即军巡铺;有预防和灭火的设施,即望火楼;甚至还有专门救火的部队,也就是潜火铺。

image.p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以最快速度灭火,把损失降到最低,宋代还有多种灭火器具。

  二、宋代的灭火器具

  在宋代,灭火器具主要有水囊、唧筒、麻搭、火钩、火镰、货叉、云梯、柳洒弓和柳罐等。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还有部分灭火器具的绘图。这些灭火器具,有的可以直接灭火,有的则是辅助工具,有的只能灭近处小火,有的却可以灭远处大火,下面一一说明。

  1.水袋

  水袋,顾名思义就是袋子中装水。不过,这种袋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袋子。对此,我们可以看看《武经总要》中的描述。

  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每门置两具。

image.png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水袋是用牛马等动物的皮做成,需要注意的是,是动物整张剥下来的皮,而不是缝补拼凑而成的动物皮。用动物整张皮做水袋,是因为动物的皮弹性强,可以膨胀,盛更多的水。如果往里吹气,还可以作为浮囊使用,抱着吹满气的浮囊就能过河。

  这样的水袋,能够盛很三四石的水。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而宋代一斤相当于今天的640克。也即是说,宋代一石约合今天59.2千克。换算后可知,这种水袋最多能盛四百多斤的水,无怪乎要用三五名壮士抬着了。

  另外,袋口还要包一根一丈长的大竹子,竹子内部打通。使用时,挤压水袋里的水,这段竹子就是喷头,不但喷射远,还可以改变方向。

  综上可以发现,这种水袋更像是今天消防水箱与消防水管的结合体,不过水管只有水管头。

  2.唧筒

  《武经总要》记载,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意思就是,水杆上裹着棉絮,类似于活塞,通过拉动,从而将水从唧筒的开口处吸上来,再按下去就能喷水。这说明,唧筒是可以吸水和喷水的工具。

  唧筒是宋代重要的发明,在中国消防史上有着重大贡献。尽管当时的唧筒还很简单,初级,但是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时,唧筒经过改进后可以喷水,不仅用于消防,还常用于农业灌溉。清代时,唧筒进一步发展,不但尺寸大了,需要多人操作,而且灭火效果也更好了。

image.png

  江西省婺源县官桥村珍藏有清代的防火“水龙车”,长二米,宽一米,约一人高,需要几名青壮年按压操作。在正常压力的情况下,射出的水柱能达到20多米高。另外,水龙车底下装有四个轮子,方便运输,因为车身窄,所以也能进入狭窄的巷子或者民居群中,方便救火。

  在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曾出现过“水龙车”,复原得很不错。

  3.水囊

  尽管“囊”和“袋”意思一样,但水囊和水袋是不同的。按《武经总要》记载,水囊“以猪牛胞盛水,敌若积薪城下,顺风发火,则以囊掷火中,古军法作油囊亦然”。

  这说明,水囊是用猪牛的膀胱制成。如果敌人用火烧城,把水囊抛入火中,水囊会自动炸开灭火。农村的孩子应该玩过猪尿泡,这玩意吹起来很大,而且弹性好,百踢不破,所以能盛不少水。水囊,就是利用了猪膀胱弹性大,以及及遇火易破的特点。

image.png

  水囊比水袋,不惟材料不同,储水量也不一样。水囊盛水少,但灵活性强,单人就能使用,更适合近距离的,较小范围的火灾。

  4.麻搭

  如果说前面都是用水来灭火,那么麻搭就是用湿泥来灭火。

  《武经总要》记载,麻搭是“以八尺系散麻二斤,蘸泥浆,皆以蹙火”。意思就是,在八尺长的竹竿上系着二斤散开的麻,发生火灾时,把散乱的麻蘸着泥浆,然后再抹在火苗或者周边地方,就能灭火或者阻止火灾蔓延。

  当然,因为麻搭短,使用范围有限,所以只适合范围和程度都很小的火灾。若是大火灾,用麻搭是来不及的,也很危险。

  与麻搭类似的是柳洒弓和柳罐。

image.png

  柳罐是用柳条编织的罐形器物,柳条经过水泡之后会膨胀,柳条之间的缝隙就会严丝合缝,即便是装水也不会漏出来。柳罐出现的时间很早,宋金时期,还有专门模仿柳罐纹路的瓷器,直到上个世纪,一些农村仍然有地方使用柳罐,作为辘轳打水的工具。

  柳洒弓则是一种能吸水储水的工具,类似麻搭。灭火时,柳洒弓蘸着柳罐里的水,可以直接灭火,也可以洒向远处起火的地方,就像柳条蘸水洒水一样。

  5.火钩、火镰、火叉、铁锚和云梯

  有时候,灭火不能直接灭,需要进行隔离,比如把易燃物拉开,或者推倒房屋、墙壁等,这就要用到火钩、火镰、火叉、铁锚。这几种工具,《武经总要》中详细记录了。

image.png

  铁锚以铁索系三须,火钩以双钩刀为刃,火镰以钩刀为刃,火叉以铁为两岐,凡攻城将透,积薪草……则施四物以备用,烧之三日,其城自摧。

  这些工具本来是火攻时所用,但是也能用来灭火,尤其是在需要推拉火中之物,以切断火源时,这些工具能发挥很大作用。

image.png

  还有云梯,云梯不是直接灭火的工具,只是辅助工具。宋代云梯是折叠式,两段梯子拉伸后非常长,又因为是在六轮车上,所以非常高。对于高处或者远处的火灾,必须要借助云梯,这和今天消防员用云梯消防车灭火,道理是一样的。

  水浒中提到的灭火器具有水桶、麻搭、火钩,这也符合救火人的身份。邻居就是用水桶,而那些负责救火的军汉,则带着麻搭和火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