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为什么唐宋的男人爱戴花?唐宋的男人簪花潮流!

  今天给大家带来唐宋的男人簪花潮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一起看一看。

  读《水浒传》,会发现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糙老爷们都爱戴花。

  东京的中级军官林冲、徐宁都戴着美丽的花,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 ”;浪子燕青“鬓边长插四季花 ”;短命二郎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石秀从大名府翠云楼跳下去救卢俊义时,头上戴的花还在颤动。

  最有代表性的是刽子手蔡庆,生得满脸横肉,却生来爱戴一枝花,于是人家干脆叫他“一枝花”。

image.png

  草莽英雄们爱戴花也反映了大宋朝的审美情趣,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大大刺激了民间经济的发展,人们不用愁基本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穿戴和容貌,穿漂亮衣服、戴美丽饰品成为时尚。

  并且官方引领,比如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从驾的臣僚、仪卫也都赐花簪戴。宋徽宗不仅自己戴花,还赐给随身的卫兵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宫花锦袄相当于“工作证”,有了这些才能自由出入大内宫殿。

image.png

  男人簪花在宋朝成为潮流,甚至发展为一项宫廷礼制,《宋史舆服志》记载,男子簪花,是在穿正装戴襆头(乌纱帽)时,在纱帽上戴花,称为“簪戴”。

  宋代笔记《铁围山丛谈》里描述,每逢重大节庆,皇帝都要赐花给臣僚,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花:生辰大宴用“绢帛花”;春秋两宴用“罗帛花”;游宴则用“滴粉镂金花”,赐花多少还要按官员的品阶而定,簪花成为上层社会身份的等级的重要标志。

  杨万里说得好:“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不仅上流社会流行簪花,民间更是盛行,《武林旧事》里说,杭州茉莉花上市,价格颇昂,而当地“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晌之娱”。“花团锦簇”的宋朝沉浸在爱美的氛围中。

image.png

  宋朝男人流行戴花,唐朝也不遑多让,公元731年,唐玄宗组织了一次春游,诗人苏颋写出了“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的诗句。

  唐玄宗非常喜欢,便将“御花”插在了苏颋的头巾上,“御花”就是唐玄宗头上的花。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那会大唐男子非常爱美,以香熏衣、用唇膏、文刺身,戴花更是其中最普遍的。

image.png

  唐朝末年有个帅哥叫李梦符,生得“短小而洁白,美秀如玉人”,他一年四季浑身都插满了花,在洪州的大街小巷招摇过市、高歌大醉,以放荡自恣。后来惹怒了官府,以“狂妄惑众”的罪名被逮捕入狱。

  李帅哥悠然自得,并在狱中作诗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潇洒得不得了。

image.png

  晚唐诗人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朝男子不光戴花,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满头插花。

  我们知道,国家开放、经济富强,人们才有这种崇尚美的情趣。

  比如唐朝文化交流频繁、经济基础坚固,这对百姓娱乐方面的影响极大,例如那会有女扮男装的现象,女子以穿男子服饰为时尚,而男子也可以穿戴着女子的衣裳,不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

image.png

  男人和女人一样,平时也用胭脂、口脂等化妆用品粉饰脸面,这一切都是因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才让唐朝男人思想开拓,追求时尚,不在意世人的眼光,活成肆意的模样。

  关于宋朝,恩格斯曾经说过:“在北宋,一个首都看门的老兵都过着当时比欧洲君主还好的生活”。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富庶安逸。

  于是,唐宋时期出现了我国文学的高峰,文人必然感觉敏锐、感情丰富,喜欢风雅之事,于是属于风情、爱好、习俗的男人戴花被发展到了极致。

image.png

  想当年,屈原就曾经“扈江离辟芷、纫秋兰为佩”,把这些散发着香气的花花草草佩戴在身上,我国男人对花的喜爱由来已久。

  时至今日,可能男人戴花只出现在一些特定场合,代表一定寓意,但无论男女,人们对花的喜爱从未减弱。

  老北京有个民俗叫“岁朝清供”,岁末年初之际,人们为了点缀居室会供养一些清雅植物,比如天竹、腊梅、水仙、金橘等,以求新年吉庆、春意盎然。

image.png

  穷困人家买不起名贵的花,也要有一点颜色,于是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或用大萝卜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皮通红,阳光之下,也颇赏心悦目。

  其实这些无非都是为生活增加色彩,追求一种美的享受,时代在发展,人美诠释美的方式也变得不同。

  在开放自由的现代,也许以后的某天,会突然看见一个大男人头戴鲜花走在大街上,先别笑,这是有历史传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