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诗人的经历及外号由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大唐289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共出现了2500多位诗人,创作了40000多首诗歌,为大唐的艺苑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几位因为他们的诗歌而得到了相应的“外号”。
01李白:诗仙
李白,一个惊艳了大唐的诗人。生于西域碎叶城,成长于蜀中,至25岁出蜀中,“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长安,见到了贺知章,李白拿出自己作的诗《蜀道难》给贺知章看,贺立即惊呼李白为“谪仙人”,有诗为证: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这首诗题为《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是贺知章去世后,李白为追忆其所写,李白的“诗仙”之称概由此而起。
而且,李白信奉道教,后来还真的做了道士,道教追求修道成仙,再加上其浪漫主义的诗歌写作手法,所以世人称其为“诗仙”。
02杜甫:诗圣、诗史对,你没看错,杜甫不仅被称为“诗圣”,还被称为“诗史”。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还主要得益于明代人的功劳,明代陈献章《随笔》:“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
杜甫另一个称号“诗史”,主要是基于他的诗歌风格而得的。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常以历史的事实作为描写的对象,展现出自己对黎民百姓的人文主义关怀,因而,他的一些诗作具有“纪史”的功能与作用。如其“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歌。
03白居易:诗魔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相传,白居易作诗十分辛苦,甚至到了“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地步,可以说到了“魔”的境界。
而且,他自己在诗《醉吟二首》中写道:“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在有唐一代的诗人中,白居易所保存下来的诗歌数量达到了3000多首,比李白和杜甫加起来都要多(李白存诗900多首,杜甫存诗1400多首)。可见,白居易也算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了。
因为这些原因,白居易得了“诗魔”的称号。
04李贺:诗鬼李贺,中唐诗人,相传他自出生时相貌就十分奇特,“通眉长爪”,就是两道眉毛连在一起,手指特别修长。
其诗歌以想象雄奇著称。南宋诗论家严羽把他和李白相提并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李贺的诗歌中,有许多内容是关于神仙鬼魅的,曾有人做过统计,李贺的二百五十多首诗歌中,其中涉及到神仙鬼魅的诗就有四十首,而直接以鬼为主的有二十七首。
他的诗中大量直接出现“鬼”的字眼,如《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感讽五首》:“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在李贺的笔下,用雄奇浪漫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所以才会得到“诗鬼”这一称号。
05王维:诗佛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笃信佛教,从他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名“维”,字“摩诘”,其意思暗合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之名。
王维笃信佛教,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直接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过程中。
他的诗中常常把环境描写得十分空灵,自有一种禅意,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闲静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夜静时分才能衬托出山中的空旷,在这种寂静的环境中,连月亮出来都会惊扰到已经栖息鸟,不时在山涧中鸣叫。诗中的静谧、空灵就这么被王维展现了出来。
又如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些诗歌中,作者大量以禅入诗,所以,王维也便有了“诗佛”之称。
06刘禹锡:诗豪
刘禹锡,其诗其人都可以用一个“豪”字概括。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伤春悲秋的情结,但是刘禹锡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秋词》里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公元805年。刘禹锡怀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参加了“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参与变法的“二王八司马”全部被杀或被贬,刘禹锡也受到贬谪。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815年)重新回到京城,他去一个叫做玄都观的地方游玩,看着里面的桃花,又想起朝中宦官专权,心有不平,于是写下了《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讽刺了朝中的当权之人,也再次得罪了权贵,结果可想而知,刘禹锡再次被贬,这次又是被贬到连州(因为前一次也是被贬连州,中途改为朗州)。
大和二年(828),刘禹锡又重新被召回京城任职,刘带着他的豪气,再次去游玄都观,好像就是跟这里杠上了,其实他是和朝中专权的宦官集团杠上了,他大笔一挥,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后面两句暗含的意思就是你们种植桃树的那些道士都到哪里去了呢?以前来赏桃花的刘郎(指自己)又回来了,再次讽刺和鞭挞了以前贬谪他的那些权臣。刘禹锡就是这么豪气万千,堪称唐朝打不死的“小强”。
你以为刘禹锡的豪气也就这样罢了,那你就错了。
刘禹锡在被贬到和州(今安徽境内),当地的官员故意刁难他,让他住在城南江边一个地方,刘禹锡不以为意,在门上写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当地官员一听,不信治不了你,于是又把刘禹锡住处改为城北的河边,刘禹锡依旧乐观,在门上又写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些地方官气得快吐血了,又把他的住处改为城中,而且是一个狭窄得仅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依然乐观,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这篇著名的千古名篇就是这么来的。
正是刘禹锡这种积极乐观、豪放豁达的心态,让他一直活到了70岁的高龄,而反观和他一起被贬的柳宗元则没有他那么乐观,因为壮志难酬,遭受贬谪和打压,年仅47岁就抑郁而终了。豪放乐观的心态,也使刘禹锡得了“诗豪”的称号。
07贾岛:诗奴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由此可知,他作诗是多么的苦逼了。
他的一首诗《题诗后》这样写道: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从诗中也可以看出诗人贾岛作诗的艰辛。有一次,贾岛因为作诗入了迷,一时冲撞了韩愈,韩愈一问,才知道原来贾岛是因为一句“僧敲月下门”,其中的“敲”字和“推”字用哪一个更好,于是,两人一起讨论了“推”“敲”,这就是典故“推敲”的出处。
贾岛作诗实在过于艰苦,“诗奴”之称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