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初唐四杰的诗文有哪些特点?初唐四杰对唐朝诗歌有什么贡献?

  “初唐四杰”生活于唐太宗贞观末年至武周证圣元年的近七十年的时间里,而他们的文学创作高潮则是在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政的二圣时期。在此之前的太宗朝,诗人队伍主要是唐太宗和围绕在其身边的宫廷文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内容比较狭窄。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以“四杰”为代表的下层知识分子走上诗坛以后,彻底改变了诗人队伍由宫廷文人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诗歌创作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并以自己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开启了富有雄壮刚健骨气的唐诗之音,为大唐诗歌盛世的到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image.png

  注重诗歌的风骨

  “四杰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就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四杰”所提倡的刚健骨气实际上已经开启了唐人风骨论的先河。

  “风骨”一词最初并不是用来品评文学艺术作品的,它作为文学批评的专门概念来提出,始于南朝齐梁的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对风骨的阐释奠定了风骨在中国古典文艺学和美学中的地位,涵盖了对文学艺术语言形式和思想感情的两方面要求,而且涉及时代的风貌特征。

  在文学史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即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创作的诗歌以其厚实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而体现出来的。建安时期的诗人大多政治理想高涨,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另外,当时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疾役流行,人多短寿,也使他们产生了人生苦短的哀叹。所以他们的诗作在体现刚健骨气的同时,也难免会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气。

  唐诗的风骨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展。“四杰”在这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而扬弃了建安风骨中感慨悲凉的成分。

  在同上官体的斗争中,“四杰”已将唐初史家蕴涵着唐诗风骨论萌芽因素的“气质”、“贞刚”说发展成为以“刚健”、“雄壮”、“宏博”为内涵的“骨气”说,从而开始形成唐诗的风骨论,指出唐诗革新的方向和道路。

  “四杰”的美学追求不仅与建安诗人在主体精神上是一脉相通的,而且直接开启了陈子昂的风骨论。

  从“四杰”始,经陈子昂,风骨美就成为盛唐诗人努力追求的艺术目标。

  文质并重

  唐诗风骨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文质兼美。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文、质”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刘勰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学思想到了初唐,得到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文人的继承和发扬。“四杰”毫无疑问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继承前人,走南北文风融合的道路,便是他们这种追求的集中体现。

  “四杰”无论是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中,都自觉继承了这一做法。罗宗强同志指出:“四杰在此的主要价值在于扑捉住了强大的盛唐社会将要要求于文学反映出来的那种精神风貌特质,把初唐政治家提出的文质并重的一般原则,变为具体的可感的美学要求。”

  “四杰”在艺术形式上的继承与创新也同样坚持了文质并重的原则。他们对齐梁诗风理论上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在实践中却并未完全否定,而是于继承中有所创新,基本上遵循了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对文质的顾此失彼,在文学史上造成了文学的畸形发展。有的形式过于华美但无深刻的思想内容,有的内容充实形式却过于捉襟见肘,这都是不可取的。

  “四杰”继承并发展了文质并重的传统。他们注意到了情与物事的内在联系,并从情的生发特征着眼,强调文学的抒情功能,使文章内容不至于失真且形象生动,语言的优美更是如虎添翼。

image.png

  王勃从感悟起兴的角度探讨了诗歌的抒情性;骆宾王经历曲折,求仕、赋闲、入幕、从军、起义,复杂的人生遭遇使他对人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对于诗歌的抒情特质体会尤深。

  “四杰”从感物起兴的角度论述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质,正是陈子昂“兴寄”论的先河,因此陈子昂的风骨论与兴寄论正是对“四杰”诗论的向前发展。

  以赋为诗

  “初唐四杰”追求雄壮、刚健的审美风格在诗的形式创新方面就表现为以赋为诗。

  闻一多对“四杰”以赋为诗的原因作了精彩的论述:“他们都曾经是两京和成都市中的轻薄子,他们的使命是以市井的放纵改造宫廷的堕落,以大胆代替羞怯,以自由代替局缩,所以他们的歌声需要大开大阖的节奏,他们必须以赋为诗。”

  这是一种审美传达的需要,改造旧制的需要。他们要用市井意识取代宫廷意识,这种内容的要求就必然需要采用相适应的形式机制。

  大、壮、长,正是赋作为形式的特征。“四杰”是一批才子,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情感冲决机制,诗歌内容突破形式,改变诗的一般手法,转用赋体。以赋为诗,形成壮大磅礴的审美境遇,改变诗的小家风范,形成大家之气,这正具有诗的美学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